最近,又到了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年报的时间。
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很多向来表现不错的科技公司,都出现了集体“失速”。
比如中兴通讯,以收入同比下降2.38%,净利润同比下降9.66%的“双降”成绩,结束了连续6年的快速增长。
比如思特奇,2024年由盈转亏,从去年的盈利2202.17万元,变成预计将亏损4500万元至6500万元。
比如亚信科技(01675.HK),2024年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了15.8%。
这些企业的业绩动荡背后,都有同一个关键病因:三大运营商正在收紧钱袋子。
外部环境复杂,形势动荡;5G进入成熟期以后,投资需求降低;运营商发展重心转向算网和AI。这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结果就是:
2024年,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仅3340亿,同比下降5.4%,其中5G投资下降超过了20%。
最终我们看到,运营商生意多的公司,这一年的日子都不好过。
不过,环境的变化同样也是进化的推动力。5G基建退潮在暴露出依赖运营商订单的商业脆弱性同时,也进一步倒逼了各家公司的创新变革。
这些财报也如同一面镜子,真实映照了寒潮之下,它们迎战逆境的坚韧与蜕变。
比如亚信科技。
正如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高念书所说,“真正的战略定力,是在风暴眼中校准航向的能力”。
面对收入下滑的艰巨挑战,亚信科技展现出了惊人的进化能力,以坚决的姿态和迅捷的行动,完成了面向新趋势的关键转身。
【逆势突围:亚信科技的“反脆弱”密码】
亚信科技2024年的财报中,有三个关键数据。
图片
一个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8%。
一个是净利润,同比增长7.8%——相比去年的6.5%,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另一个是研发投入,占收比13.6%,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既维持创新投入不变,还实现了更大的利润增长。
这三个看似矛盾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亚信科技极具含金量的生存智慧:
一、亚信科技以更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实现了更好的降本增效。在“剩者为王”的行业下行期,这种“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能力尤其可贵。
二、亚信科技以远超同侪的战略定力的风控能力,主动识别和放弃了大量高风险订单。在“拿订单难,回款更难”的当下,这份价值筛选的定力与能力也极具战略价值。
图片
三、亚信科技从组织层面,完成了企业内部的AI“生产力进化”。通过引入AI交付手段,将交付团队从“橄榄型”转为“金字塔型”,不断降低传统业务的交付成本。
恰似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所说,“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面对环境的剧变,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亚信科技,交出了比其他人更加优异的业绩答卷。
【三新业务:“第二曲线”跃迁】
就像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中的警示:“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前,点燃第二曲线。”面对运营商市场的下滑危机,亚信科技的突围转型其实早已开始。
早在2019年,亚信科技就已点燃了“第二曲线”,正式启动“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即:
巩固传统的BSS(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业务。
发展以OSS(运营商网络支撑系统)、数智化运营和垂直行业数字化为主体的“三新”业务。
而在2024年初,面对行业形势剧变,亚信科技再次按下变革加速键,提出了新时期的升级战略“四个转变”:
一、从“以通信业务为主”向“通信+非通信业务”转变。
二、从“单纯做服务”向“产品+服务”转变。
三、从“以纯软件为主”向“软件+硬件一体”转变。
四、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市场”转变。
沿着以上战略的路径,亚信科技近年来不但业绩连年增长,也已经逐渐完成了业务结构的“腾笼换鸟”。
在2019年,“三新”业务在亚信科技收入中的占比,还不到10%。
而到2024年,三新业务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39.1%。
图片
这意味着,在这一场“风暴”到来之前,亚信科技就已经以超前的战略视野,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战略转型。
如今,伴随“三新”业务的占比持续攀升,亚信科技已经具有更加强大的“战略容错能力”。
【基因重组:拥抱AI的“达尔文进化”】
当然,我最关注的,还是亚信科技面向AI时代的“基因重组”。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在环境变化中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如今,整个科技行业正站在AI与算力革命的新起点,几乎所有企业都即将迎来一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进化考验”。
谁能在这场变革中率先完成“达尔文进化”,谁就更有希望占据新时代的先机。
而亚信科技,已经率先转身。
在传统BSS业务领域,亚信科技加速AI注智落地,以“国产大模型+算力+大模型服务+垂直场景”的业务闭环,为传统业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
在数智运营业务领域,亚信科技充分发挥自身的数据资源聚合能力,大模型构建能力、行业洞察能力和业务场景设计能力等优势,以“AI+大数据”持续优化运营服务,在汽车、消费、金融等行业都已实现大幅增长。
图片
在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领域,亚信科技也已成为全行业5G和AI结合的领军者。
尤其是在大模型应用交付领域,它已率先建立完整的工具、方法论和交付队伍,亚信科技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共建的“渊思大模型平台”,在非运营商行业已完成超过30个大模型交付标杆案例。
图片
而在企业内部,亚信科技不但引入AI工具赋能降本增效,更已展开了一场更彻底的“适者生存”:对公司全员进行AI培训,从实习生到CEO,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年限,都必须重新培训。所有技术人员更是必须通过AI认证,才能继续上岗。
“这是我们拥抱AI变化整体的要求。”高念书说。
【“乐高式服务”:亚信科技的AI先手棋】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AI是一场席卷人类社会的科技大革命,绝大多数的科技巨头,都已经入局这场变革。
面对“百舸争流”的激烈AI竞争,亚信科技如何抢到自己的先手棋?
这需要回归到一个根本的逻辑:
从场景设计、能力规划到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模型微调、精调,乃至应用的搬迁、安全体系、运维等等,从传统IT系统到AI大模型的进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更重要的是,AI“从程序到算法”的改变,带来不仅仅是数字化能力升级,更是员工、系统、组织和业务场景的深层次变革。
所以,大模型在企业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落地,还要与通信网络、算力网络、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等端到端的资源和能力全面打通,相互协同。
而就当下而言,这场宏大的AI工业革命刚刚拉开序幕,绝大多数企业对如何建立大模型、应用大模型,都还缺乏经验和理解。
根据埃森哲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大多数企业未能善用AI主要有三个原因:缺乏信心、方向不明、缺少实践。
面对汹涌而来的AI浪潮,它们需要一个全程高效的“管家式”服务。
而这,正是亚信科技的优势所在。
亚信科技是行业内罕有的,同时具备咨询规划、产品研发、实施交付、系统集成、智慧决策、数据运营和客户服务等端到端数智化核心能力的,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
图片
长期服务运营商核心业务系统的积累,让亚信科技天然拥有了深厚的数据治理经验和强大的业务交付能力。同时,对垂直行业的长期深耕,也让亚信科技更精准地贴近用户真实需求,帮助用户实现切实、显著的降本增效。
由于起步早、能力强、落地快,亚信科技目前已经成为行业的头部玩家,在200多个项目中总结沉淀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交付工具集合、成熟团队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亚信科技特色的“一套方法论 + 一组工具集 + 一支专业团队”大模型交付体系。
相对很多大模型无法为客户提供微调和训练服务,亚信科技能够基于客户需求,完成构建代理、copilot、数据清洗、提示词工程、训练、蒸馏等大模型加工,最终为客户提供横向一体化,纵向端到端打通的“交钥匙服务”。
正如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刷新》中的洞察:“未来属于那些能把技术复杂度封装成简单接口的企业。”当很多玩家还在堆砌算力军备时,亚信科技已经在提供成熟的“乐高式服务”:让用户的AI大模型落地变成像“拼乐高”一样简单。
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客户。这,正是亚信科技赢得AI未来的杀手锏。
【冰山与火种:迎接AI时代】
无论AI的变革,还是亚信科技的进化,当下都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如果说,在2024年,亚信科技点燃了迎接AI时代的战略火种。
那么,面向全新的2025年,亚信科技正在以更务实的聚焦战略,应对行业环境的快速变迁。
在传统的运营商业务市场,拥有《反脆弱》密码的亚信科技,还会继续以创新手段稳固传统业务,以降本增效确保利润,用高质量的增长,裹紧过冬的棉袄。
而在新业务领域,亚信科技也将抓住时机,发挥优势,聚焦重点领域,集中火力打造“尖刀产品”,在细分战场抢占先机。
图片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沿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新周期起点,我们与其哀叹5G基建的退潮和收入的一时下滑,不如去关注真正重要的改变:亚信科技已经率先拥抱AI,开始自己新的护城河。
冰山在海里移动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一露出海面,真正的力量深藏于水下。
对于亚信科技来说,看得见的收入波动,只是露出海面的表象;如何筑牢隐藏在水下的AI进化与沉淀,才是它穿越周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