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OPPO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了
2018-12-30 19:05:11
  • 0
  • 0
  • 0
  • 0

现在,打开百度,搜索OPPO,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一个定义:"OPPO是更多年轻人选择的拍照手机品牌。"

但显然,这个定义即将过时了。

这家稳居中国手机行业TOP 3的科技巨头,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变革,向更广阔的新战场加速拓进。

2018年12月26日,中国,北京。在2018 OPPO开发者大会上,OPPO发布了全新的智能助理Breeno,同时宣布投入十亿资金、千亿流量等资源,推行赋能开发者的"引力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与开发者共建智能化服务生态。

而就在不久前,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也曾在内部讲话中透露,OPPO未来将全面拥抱5G和人工智能,布局多智能终端,探索和满足消费者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更多刚性需求。

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OPPO已经出发,向一家通过赋能设备、系统以及开发者,以用户为导向、 "软、硬、服"一体化科技平台公司转型。

【1】

从繁华的北上广,到广袤的县乡镇,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已经听到过OPPO之名。

在2018年第三季度,使用OPPO手机的用户,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总量的18.1%,在你观看这篇文章的同时,有2.5亿人正在使用OPPO手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而在海外,OPPO已经为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手机产品。

然而,手机行业发展中的瓶颈依然给厂商们带来了转型压力。

过去2年来,步入"红利真空期"的中国手机市场,增长逐渐乏力。

从2017年3月至今的21个月份,中国手机出货量只有2个月实现微弱的同比增长,其他19个月都在负增长。

虽然,市场进一步集中,国产品牌出海外也有持续进展,OPPO与华为、vivo、小米等少数头部品牌至今仍然保持增长,但整体市场的见顶,意味着手机市场的高增长,已经难以长期维系。

在2018年,金立、锤子等中端品牌已经出局,或走在通往出局的路上。

包括OPPO在内,所有手机厂商都必须寻找新的蓝海。

而在OPPO看来,伴随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演进,新入口、新连接和新服务,将成为即将到来的三大趋势。

"多种设备实现真正互联互通,形成设备网络;基于5G基础网络的多种新技术融合,将形成技术网络,而丰富多样的新服务,将构成服务网络。三大网络将共同构建一个5G+万物互融的时代。"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说。

在这个时代,电脑和手机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新的市场增长将由多样化的IoT智能设备来主导。

5G、AI、云存储、传感交互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突破和能力融合,将会带来多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赋予设备新的能力,设备形态将更加多元,更多的智能终端都将成为人机交互的新入口。

这张前所未有的智能设备网络,将把用户的活动和周边环境数字化,进而被机器分析和处理,并在机器的辅助下价值最大化,让用户可以时刻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获得万物互融带来的革命性体验。

而这样的新入口,新连接,新服务,正是OPPO已经抵达,将要开拓的新市场。

【2】

在这个新的市场,OPPO将如何破局?

OPPO的战略思路,是联手合作伙伴,构建一个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革命性的、刚需性的、简单便捷体验的5G+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最核心的资源,是OPPO现有的手机业务优势。

毫无疑问,在未来至少10年,手机仍将会是最主要的用户入口,也是连接各种泛智能终端的中心。而用户也越来越需要个性化、智能化,跨平台、适应不同场景的主动服务。

这意味着,虽然在新的时代,智能设备将层出不穷,但与手机的互联互通以及服务融合,仍将是智能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而手机厂商提供的多设备、多场景的流量,也能帮助开发者的服务更快,更精准地触达更多用户。

据OPPO副总裁、互联网事业部总裁段要辉透露,目前,每个月有超过2亿用户通过OPPO软件商店和游戏中心获取应用服务,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会花230分钟使用手机,用户在OPPO商店内的下载和更新次数,总数更已经达到了2200亿次。

而且,过去这一年来,相关的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但在这个新战略中,OPPO的业务版图,早已经不止于手机。

在我的理解,应该是下面这张图。

以基础技术为驱动力,包括手机和智能设备在内的硬件,加上操作系统,以及融合的服务,才是OPPO给自己的业务定位。

如何背靠手机业务,建立起一个面向用户的,开放的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接入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整合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内容、技术、流量、渠道在内的多种资源,才是OPPO能否面向万物互联时代,成功打造泛业务生态的关键点。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OPPO会在11月22日,单独搞了一个盛大的ColorOS五周年庆,只为全新推出的ColorOS 6造势。

我们也更能理解,它新推出的"Breeno"和"引力计划"的意义。

在官方的介绍中,Breeno是一个集感知、决策、学习进化于一体的智能助理,能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情境计算、个性化推荐为代表的感知技术,和自然交互模态的融合(目前包含7个智能交互模块,未来还将持续增加),更全面地认知世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最重要的三句话是:

"Breeno打通了OPPO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平台,构建了一套融合全系统能力的技术框架"。

"Breeno会登陆多品牌、多终端设备,为更多伙伴提供智能服务。"

"我们希望Breeno成为万物互融的泛生态中枢"。

当前,人工智能、5G还未成熟,智能设备和物联网也才刚刚起步,Breeno未必会在短时间内显露锋芒,但放眼未来,它却不容轻视,甚至有可能成为OPPO未来打通全业务生态的核心承载体。

同样,2019年OPPO将拿出价值10亿人民币的提供给开发者的"引力计划",也很可能不会局限于手机开发者的扶持,而是将涵盖到更广领域的更多合作。

因为,OPPO致力于打造的,会是一个融合的,面向万物互"融"时代的智能化服务生态。

【3】

问题在于,这同样会是一片竞争空前激烈的战场。

无论是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还是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云计算厂商、互联网公司,乃至更多业务领域的巨头,未来的战略重心都将聚集于这个领域;无论软件、硬件、信息、IT、通信、服务,还是上下游产业链,所有的业务未来都将在这里全面融合。

这会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市场,也将创造一个前所未见的复杂格局。

在这里,OPPO能否立足?又将如何立足?

新时代的格局充满变数,现在还无人能下定论。但在我看来,OPPO至少有两步棋,是走对了的。

第一步,是全面加强自身的基础技术实力。

多年来,设计和市场实力促成了OPPO的快速扩张,但也为它贴上了"营销为王"的标签,但事实上,OPPO早已经向一家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公司转身。

比如,为了提前布局5G+,OPPO在2015年就已建立5G标准的团队,在5G芯片设计的初期,就与关键的元器件供应商一起定义未来的5G前端规格,开展高性能天线系统架构的研发,并跟业界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展开5G原型机的软硬件一体化研发。

目前,OPPO已在3GPP中有超过2000篇技术提案。今年8月,OPPO成为首个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的手机厂商;今年10月和11月,OPPO还已先后实现了手机5G上网,以及打通全球首个5G微信多人视频通话。

而为了给用户提供完整的5G+体验,OPPO分别在AI、AR与IoT等领域,早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布局。

截止到2018年11月,OPPO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27000件,授权数量超过5000件。其中AI相关专利超过300项。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经济学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创新能力100强"名单,OPPO是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唯一专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厂商(排名第二位)。

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中,OPPO排名第三。

而就在不久前,陈明永还对外宣布,在2019年,OPPO的研发资金投入,将从今年的4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

第二步,开放合作。

与很多厂商集中力量打造相对封闭的生态体系不同,OPPO从一开始,就是拿出自身的技术与资源,以开放的姿态来驱动生态合作。

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的开发者伙伴入驻OPPO开发平台;OPPO所提供的智慧服务平台,IoT平台、Push、支付等开放能力,每天被调用超过27亿次;OPPO为合作伙伴提供的商业化内容曝光量,每天也超过25亿次。

在2018年7月份,OPPO还和行业友商一起,联合美的、海康威视、TCL等18家IoT厂商,共同组建了IoT联盟。

而据段要辉透露,下一步,OPPO还将通过开放平台,将包括内容合作、技术合作、云平台、流量开放、服务直达和个性化服务等几十相关能力,全部开放给所有合作伙伴。

在此过程中,OPPO将提供:

(1)一站式接入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内容合作与技术赋能两方面:

内容合作方面,将由过去的单层的应用合作,扩展为应用、资讯垂直服务和语音技能等多方面的合作;

技术赋能方面,开放的服务能够协助开发者共享系统级能力,使开发者减少开发与投入成本,更加专注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2)云平台。

OPPO通过云平台,支持开发者所需要的服务能力,IoT设备厂商也可通过与手机厂商之间的云-云对接,共享流量资源。

毫无疑问,随着5G、AI、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发展,在万物互"融"的时代,用户对技术和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开发者对厂商开放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依托手机市场的底子,以及持续的技术积累,OPPO能否通过开放合作,如愿打造出一个从用户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需求出发,以智能设备提供更智能化服务为目标,串联多场景的服务能力的智能化服务生态,我们且拭目以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