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科技:大模型交付业务高增长背后的客户价值
2025-08-07 17:29:58
  • 0
  • 0
  • 0
  • 0

纵观历史,每一个长期引领行业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积极拥抱时代变化,以创新穿越行业周期,让竞争力历久弥新。

现在,亚信科技(01675.HK)也交出了这样一张亮眼的“转型成绩单”。

8月4日晚间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

在2025上半年,亚信科技的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6倍。

次日,亚信科技股价应声大涨7.4%。

深入分析这份财报,我们可以看到:

这家曾经高度依赖运营商的ICT领军巨头,正以坚决姿态和迅捷行动,通过向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倾力打造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向着新时代加速进化。

【1】

当下,AI与算力革命正席卷整个人类社会,几乎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用AI重做一遍”。

这场面向AI的产业进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质上来说,它不是简单在一部分流程使用一部分AI工具,而是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管理、员工能力、支撑系统、交易场景在内的整个全产业链条,都需要完成深刻、复杂的系统性变革。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对如何建立和应用AI大模型,都还缺乏理解,缺乏能力,缺乏实践。

而亚信科技给自己的定位,正是为千行百业的AI变革,提供全程高效的“管家式”服务。

作为行业内罕有的,同时具备咨询规划、产品研发、实施交付、系统集成、智慧决策、数据运营和客户服务等端到端数智化核心能力,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无论对于客户复杂业务与应用的场景理解,还是面向大型客户深度服务的业务交付,乃至通信、IT和AI大模型的全栈能力、经验、方法论与工具集,亚信科技都拥有丰富的优势积淀。

尤其是在大模型交付方面,亚信科技已对标国际头部三大平台工具,建立面向千行百业,标准化、通用化的卓越工具矩阵和精英团队。

目前,亚信科技已经成为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军企业之一。

在2025上半年,依托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英伟达、亚信安全等公司的合作,亚信科技已经构建起全面覆盖通信、政务、能源、交通、金融、工业制造、石油石化、智能零售等重要行业的30多个大模型场景端到端解决方案,交付项目广受客户与合作伙伴好评。

在政务领域,亚信科技协助东部某市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高效整合与智能办理,市民通过市政IT系统可获得秒级咨询响应,平台日均处理咨询量较原系统提升近40倍。

在电力行业,亚信科技助力某世界500强央企运用大模型进行电力设备智能诊断与健康预测,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故障秒级定位,诊断准确率高达92.7%,运维成本降低42%。

在制造业,亚信科技依托大模型协助某500强外企构建知识库与问答系统,满足私域数据高效管理、查询、问答与隐私安全等需要,问答准确率达80%以上。

在国际贸易领域,某跨国集团运用亚信科技招投标大模型智能生成标书、构建全流程数字风控系统,全年人力成本有望下降千万。

在业财融合方面,亚信科技协助某大型企业搭建财务大模型,实现财务数据智能解析、合规报表智能生成,客户决策效率提升约50%。

……

其中,仅作为阿里云AI大模型星河计划的合作伙伴,亚信科技就与阿里云累计共同建设了近百个大模型交付标杆案例。

6月26日,中国信通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中国《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

其中,亚信科技凭借“咨询规划、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大模型应用、大模型部署、大模型服务、运营管理”7大方面的突出表现及多个行业的广泛实践,位列全国前六强。

【2】

与此同时,亚信科技的传统业务也在积极应变。

近几年来,三大运营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个人用户规模见顶,ARPU持续下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由盈转亏。

这些压力,已经全面向下游传递。

2024年,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仅3340亿,同比下降5.4%,其中5G投资下降超过了20%。

伴随运营商收紧钱袋子,无论中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这样的通信设备商,还是亚信科技、思特奇这样的系统支撑商,都一片哀鸿。

在2025年上半年,亚信科技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了13.2%,约人民币25.98亿元。

其中,ICT支撑业务市场的收入更是同比下降14.7%。

但越是这样的行业危机环境,越能看出一家企业的“内功水平”。

亚信科技有几个最亮眼的细节:

首先,是战略定力。近几年来,无论有多大业绩压力,亚信科技始终坚持谨慎稳健的拓展,严格规避高风险的、需要垫资的项目,确保自身的经营健康。这确保了高质量的业务执行、交付和回款。

同时,传统业务也在持续创新。通过数据运营、AI注智、存量客户新业务布局、政企市场联拓等举措,为传统业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最大可能对冲BSS业务的下行压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流程管理等深层次的内部变革,适应产业变化。比如,通过引入AI交付手段,将交付团队从“橄榄型”转为“金字塔型”,实现降本增效,不断降低业务交付成本;比如,公司全员进行AI培训和考核优化,利用AI大模型等新工具赋能内部运营,引导团队结构向更懂AI、更懂5G专网、更懂数智化运营的方向持续优化。

所以,即使业绩承压,但亚信科技的整体运营已经逐渐稳住阵脚。

在上半年,亚信科技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经改善了35.3%,毛利率也提升了5.4个百分点。

而在下半年,亚信科技的订单节奏和收入转换也将持续加快,预计ICT支撑业务的收入降幅显著收窄,全年利润甚至有望较去年有所回升。

【3】

此前,亚信科技2019年正式启动“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即:

巩固传统的BSS(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业务。

发展以OSS(运营商网络支撑系统)、数智化运营和垂直行业数字化为主体的“三新”业务。

2024年初,面对行业形势剧变,亚信科技提出了新时期的升级战略“四个转变”:

一、从“以通信业务为主”向“通信+非通信业务”转变。

二、从“单纯做服务”向“产品+服务”转变。

三、从“以纯软件为主”向“软件+硬件一体”转变。

四、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市场”转变。

而今年上半年,亚信科技也再次对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将以前的BSS、OSS等所有传统的IT和CT业务,统一规划为“ICT支撑业务”。

“三大增长引擎”也调整为: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

“这些新业务目前都保持着非常快速的增长。”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高念书向科技杂谈表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它们每一个业务板块,都将成长到目前传统业务一个中小运营商的体量。”

其中,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由于业务刚刚起步,目前的营收规模还并不大,2025上半年只有2600万,但同期的业务订单规模其实已经超过7000万,预计下半年还将迎来进一步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在很多垂直行业内部,5G专网替代Wi-Fi已经成为煌煌大势,而亚信科技通过提供定制化的5G专网产品、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和交钥匙工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5G专网领域的头部企业。

比如,在核电领域,亚信长期保持5G专网市场占有率第一;在风电、光伏市场,亚信科技5G专网已覆盖超210个新能源场站;在矿山领域,亚信科技已经与中煤、郑州煤矿等多家企业共同打造多个标杆案例。

在2025上半年,相关业务的订单金额已经达到人民币0.82亿元,同比增长51.7%。

而在数智运营业务上,依托通信行业超30年的业务支撑、数据治理等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数据聚合+场景洞察+AI赋能”的数据运营服务。

虽然与运营商相关的数智运营业务,近期也有所承压,但可以注意到,该业务的整体结构,一直在持续优化。

今年上半年,非通信行业,公司上半年整体订单同比增长了18.2%。其中,金融领域订单额同比大幅增长48.3%,汽车领域订单同比增长5.3%,消费领域订单同比增长4.4%。

与此同时,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也达到33.4%,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图片

【4】

越是沧海横流,越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视野与进化能力。

近几年来,无论国际形势还是经济形势,外部环境的剧变,都为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在此期间,亚信科技的战略布局与业绩实现,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

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亚信科技都展现出了极为可贵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进化能力”。

既没有故步自封坐以待毙;也没有慌不择路,为保短期业务牺牲发展质量。

它始终以积极的前瞻布局远望前路,以扎实的业务运营脚踏实地,在这个充满危机与陷阱的严寒中,稳住了自己的发展步调。

既保持战略韧性,也不失创新锋芒。

接下来,伴随这些变革逐渐收效,我们有望看到,亚信科技的业绩逐渐回归稳定,甚至重新回归增长。

黎明已在前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